首页 >珞珈人 • 珞珈情 >故事情怀 >正文
珞珈人 • 珞珈情
活动预告
为了大西北的碧水蓝天——记第七届杰出校友康绍忠院士时间:2014-04-17

30岁被破格晋升为教授,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扎根西北,致力于农业用水研究,创新了基于生命需水信息的作物节水优质高效灌溉理论与技术;建立了旱区流域尺度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理论及应用模式——

他就是第七届武汉大学杰出校友、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这位朴实的科研工作者,为了西北的绿色希望,不断谱写水利事业新的传奇。

兴趣积淀,扬理想风帆

康绍忠出生在湖南省桃源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桃源县,是全国有名的水利建设和水利管理先进县,具有丰富的水资源,星罗棋布的水库、水电站、排灌站等水利设施,使他从幼年便对水利工程有了最直接和最感性的认知,也切身感受到了水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1978年,年仅16岁的康绍忠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农田水利工程专业。怀揣着投身水利建设事业的理想,他来到了珞珈山求学。

康绍忠认为,“无论学什么东西,兴趣是最关键的。”在他看来,课堂学习只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全方面地利用大学资源才能更好地进行知识积累。他经常到图书馆、资料室翻阅图书资料,积累了如作物学、气象学、土壤物理学、流体力学和农田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他常去教研室年度科学报告会上听专家讲座,“当时去的都是老师,只有我一个学生。”他笑着说。

康绍忠对母校一往情深,他说,“在武大的四年时光,给我后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本科毕业时在茆智院士指导下做水稻需水量分析计算方面的课题,我觉得很有意思,之后的研究也一直是沿着这个方向走。”

回顾自己的求学之路,康绍忠寄语武大学子:“无论是学习环境还是师资力量,母校都较以前有了很大长进,同学们一定要珍惜在武大学习的机会。”

1982年,康绍忠本科毕业,选择去西北农业大学(后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继续求学,相继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3年,他被西北农业大学破格晋升为当时最年轻的教授。

坚守西北,抒科研情怀

康绍忠至今还记得1993年他第一次到甘肃石羊河下游青土湖考察农业用水时的情形:土地龟裂、水干沙起,放眼望去是荒芜的灰白景象,当地居民大多已经搬走。

当时他就暗下决心,要留下来,解决西北农业用水问题。

1990年,康绍忠通过大量实验发现,人们普遍认同的“丰水高产”观念有误,并不是灌水越多收成越好。“就像养孩子,不是一味吃好、穿好就能让他健康成长,要让孩子经受一些磨练,反而会更好地促进成长。作物灌溉也一样。”

基于此,康绍忠开始系统研究大田作物的调亏灌溉和非充分灌溉技术。1996年,他系统提出了“控制性作物根系分区交替灌溉”的新方法,这一灌溉技术在民勤得到推广,节水40%左右。山西临汾等地推广了10多万亩,一亩地的灌水量由原来的120至150立方米下降到60至70立方米。

2001年,教育部鉴定认为该项研究在“在控制性作物根系分区交替灌溉研究的某些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Field Crops Research杂志副主编Jillian M.Lenne认为“这是一项原创性的研究,对于缺水的地区来说十分重要。”国际著名农业水管理专家B.E.Clothier认为研究“有直接的应用目标,十分有意义,富有开创性。”

“决不能止步于现有成果!”康绍忠认为,科研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有永无止境的研究精神。他希望终有一日能看到大西北的蓝天碧水。

培育英才,展良师风骨

1998年,康绍忠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截至目前,他培养的博士研究生中已有2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康绍忠常说,“年轻人要珍惜大学优越的学习环境,保持做科研的浓厚兴趣。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培养创新意识、独立思考的能力。”他把研究生带到田间地头,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研究成果、苦心撰写的论文能否得到学界的认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看实验方法是否科学、实验设备是否先进。”他深知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研究条件是科研的基础,尽量买到所需的计算软件和先进的实验设备,有时还花大力气从国外购买。

在学生眼中,康绍忠不仅是一名认真负责的好老师,也是科学研究的好榜样。开门弟子张书函告诉记者,实验数据,都是康绍忠自己深入田间地头采集得来的;发表的论文中,只有自己执笔完成的,才会署名第一作者。“康老师对科研一丝不苟的态度对我影响很深,他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科研精神和人格魅力。”(来源:武汉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