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友
何克清,这个名字对于中国软件工程学科与产业的专家们和学子们来说并不陌生。30多年来,作为中国软件工程事业的“老黄牛”,何克清教授学术思想敏锐、始终站在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默默耕耘,默默奉献,执着追求着自己心中的梦想——让中国的软件工程事业做大做强,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他一直在为这个梦想而奋斗,脚步从未松懈。
拓荒
“别人做过的,我从不做;要做,就做到第一。”这是何克清的开展软件科学研究的一个原则,也是他选择软件工程研究作为自己毕生事业的出发点。
1979年至1982年1月,何克清教授作为改革开放后国家首批派出国的学者,赴日本进修,对软件工程这一新兴学科产生了浓厚兴趣,设法进入日本日立公司软件工厂学习。就是在此时,他深刻认识到软件工程对未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萌发了为中国软件事业发展而奋斗的梦想。
归国后,1982年7月何克清应邀出席了国家科委召开的我国首次“发展软件工程与软件产业”的少数专家参加的座谈会,提出大力发展中国的软件工程学科和软件产业的建议。他在国内首先开设并主讲《计算机软件工程学》课程,并于1983年出版了《计算机软件工程学》,这是中国人撰写的第一本软件工程专著,创新性提出了如软件的新内含新定义,即“软件=程序+文档”等新方法与新技术。该书三次印刷发行,对培养我国软件技术人才和软件工程学科发展,都起到了开拓性的推动作用,至今都还有较大的影响。
1983年,何克清作为学术带头人,主持创办了经教育部批准的我国第一个软件工程研究所,担任负责人。两年后,他主持申请、策划、论证通过,创办了我国计算机学科的第一个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并担任主任。主持完成国家86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一大批省部级科研项目,为我国软件工程学科的快速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20多年中,何克清培养出了一大批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其中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省部级杰出青年、大型软件企业CEO或CTO等,成为我国软件工程学科建设和软件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1989年,何克清教授获得了由当时的国家计划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教育部、科学院联合颁发的“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出重大贡献”先进工作者奖章——“金牛奖”。何克清教授笑称这是对他最好的评价。
执着
执着是一种忘我奉献的精神,是一份知难而进的热情,是一条无怨无悔的寂寞长路,是一颗永远年轻的赤子之路。与何克清教授合作多年的李德毅院士曾这样对学生说:“你们要向何老师好好学习他那种敢于挑战、敢于创新、执着追求、永不退缩的精神。”
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5年多的发展,是何克清教授一生的事业。曾经有过担任更高领导职位的机会,也有过国外待遇优厚工作的经历,但是这些都没有留住何克清教授追梦的脚步。
从上世纪80年代初,何克清教授就从事软件工程的结构化程序方法与技术标准及其软件工具的研究,成果包括PDA国家标准,已经获得过省部级的一等奖等。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在国内较早开展了“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的前沿研究,主持承担完成了三轮国家863项目,开发了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环境“黄鹤一号、二号”等,出版了相关学术专著,得到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
软件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需要大型软件开发和管理的实际经验。1995年,何克清教授第二次来到了日本,在日本富士通公司软件事业本部担任副部长等职。5年间,他积累了大型软件企业中工程实践经验、结交了一大批国际软件工程权威专家,成为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既具有丰富科研与教学经验、又具有国际一流IT企业实战经验和国际化的全面复合型软件人才。
在长期的科研教学和国际一流企业的工作中,何克清教授深切体会到,知识经济时代,对于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标准既是应用点、结合点,又是创新点、制高点。2000年,何克清教授临危受命,重新回到了由他一手创办的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担任学术带头人和负责人。从2001年起,在何克清教授的主导下,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体学术方向就确定为“互联网上的软件工程”,并围绕这一方向开展了理论、方法、技术、标准规范以及工具平台的全方位研究。这一研究方向在国际上属于前沿领域。
多年后,何克清教授的学生这样评价他:“何老师对学术问题看得非常远,对学科发展方向、下一步的进展前沿都会看的很清楚。”正是这种对学科发展的敏锐眼光使何克清及其领导的团队始终是软件工程领域国际最前沿的“弄潮儿”,并取得多项突破。
为了推动实验室科研的持续发展,2004年开始,何克清教授主持申请国家973计划项目,经历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常人无法忍受的艰辛历程。执着和锲而不舍的学者精神,迎来了可喜的回报,终于在2006年、2007年连续获得两个国家973项目资助。目前,何克清教授领导的国家973项目课题已经取得了一批可喜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承认。
突破
2007年12月,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颁布了“互操作性元模型框架(MFI)”系列标准中第三个标准“本体注册的元模型框架”(ISO/IEC19763-3),这是信息管理与服务领域、中国人首次在ISO标准化组织主导制定的信息资源互操作性管理与服务国际标准。而打破中国人这项“零”纪录的就是以何克清教授领军的、平均年龄不足35周岁的年轻的科技创新团队。
标准就是产品、标准就是市场,谁主导标准、谁就掌握市场主导权。标准是塑造国家科技创新体制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由技术战略转移到标准战略,从技术立国转向知识产权立国,同时,将技术标准作为一种控制产业链,遏制竞争对手的工具。跨国企业希望永远作标准规则的制订者,更希望后发国家不创设自己的标准,标准之争已成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直接关系到国家利益。实施“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已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国策。而研制标准、特别是我国优势技术主导的国际标准,是标准化战略中的重中之重。
针对当前计算机和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深度利用需求的剧增,2001年开始,何克清教授经过长期研究,将哲学中的本体理论和软件工程中的元建模理论相融合,自主创新性提出了面向服务的软件工程的基础理论与方法——本体元建模,促进解决网络环境中信息资源深度共享和按需服务的语义互操作关键技术问题,并形成了问题导向的从本体元建模理论方法到技术标准到发明专利再到软件平台推广应用成功的系统性创新,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用的无缝链接。
在理论方法上,该团队针对信息之间的互操作性问题,提出了“本体元建模方法”,把信息的语法结构和语义有机融合,实现他们的“握手”。在技术上,以“本体元建模方法”为基础、发明了软件互操作性管理与服务的核心技术,得到了技术联合国ISO的承认和采纳,取得ISO国际标准的主持研制权和话语权。历时5年,何克清教授领导5个国家的有关专家协同攻关,2007年完成标准研制,得到了ISO官方的高度赞赏和积极评价。
该技术先后在制造业、水利水电信息化领域得到产业化和规模化推广应用,为解决行业领域的软构件库互操作管理以及应用软件按需开发和重构,提供了互操作性服务的基础设施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广应用单位230多家,累计产生经济效益约6.9亿元,为推动我国制造业信息化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是何克清教授及其团队实现的系统性创新成果,2009年度由他领衔完成的“本体元建模方法及其在软构件库互操作性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足迹
一系列成果取得突破的背后,是一串串艰辛而坚实的足迹。
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军人物,何克清教授必须用自身行动影响、带动整个团队。他的日历上从来没有节假日。他的学生,现已是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副教授的何扬帆说:“何老师一年365天上班,不在办公室就在实验室,看不到的话就在出差。”
标准化工作是社会公益事业,标准及其服务是公共产品。尽管其中蕴涵着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是前期的知识创新的人力和财力投入也是相当巨大的。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没有任何项目经费,何克清教授就从自己其它科研项目中挤出部分经费来支持该标准的研制,锲而不舍地坚持下来。
“何老师对工作雷厉风行,碰到任何问题就要立即想办法解决;对学生积极引导,鼓励学生把碰到的困难和问题作为自己成长的最好机会。”这是在何克清教授团队中工作的中青年教授们的共同感受。青年教师王翀还清楚的记得,2007年国庆节的前四天,何老师连续4天呆在实验室,与他就建模方法进行了4——5轮的讨论。“何老师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非常认真、执着,一丝不苟。”王翀深有感触地说。
多年来,何克清教授已经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每次上课前,都会认真修改自己的课件PPT,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融入到讲课内容中去。“同学们都很喜欢听何老师讲课,因为每次大家都有感兴趣的新内容。”何克清教授的学生受益颇深。
目前,何克清教授及其团队面向国民经济重大需求、凭借承担的国家973计划等项目的一批创新研究成果及其优势技术,在主导国际标准研制的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中,又获得了4个ISO国际标准的主持研制权,这些标准将在近三、四年内完成,预期将取得更大突破。
“我只不过是中国软件工程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头老黄牛罢了。”何克清教授对自己所做的工作和各方面的评价非常谦虚,“获得国家奖不是我们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创新研究面向服务的软件工程基础理论与方法,规模化推广应用研究成果,使之在国内外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效应。,为中国软件工程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何克清教授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对梦想的执着,在科学研究探索的道路上健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