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友田
2009年6月28日至7月4日,经过严格选拔,我有幸成为中德中心选拔的25名博士生代表团的一员,参加了在德国林岛举行的第59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会后,中国代表团在德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术访问。
陶友田在会场
开幕式的前一天晚上,德国联邦教研部长沙万女士和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带领的代表团接见了中国和德国博士生代表团。慕尼黑工业大学副校长孟立秋教授也参加了当晚的宴会,并与中国学生热心交流。6月28日下午,在岛北端的Inselhalle会议中心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记忆比较深刻的是德国联邦教研部部长 Annette Schavan 女士介绍,参加这次科学盛会的女性科研工作者近50%,一方面说明了男女平等,另一方面表明女性对科学发展的贡献。她还特别强调,由于中国作为大国在科研领域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以后将会增加参与林岛会议的中国代表团的名额。
会议从29日上午9点正式开始。本次大会共20场大会报告、两场圆桌讨论会以及小组自由讨论会。20个诺贝尔奖得主以不同形式作报告。1991年化学奖得主Richard R. Ernst教授将展示的古代西藏壁画贯穿报告,并与科研相结合,提出科学研究最需要具备的几点:好奇心、创造力、热情等。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Kurt Wüthrich教授为生动地描述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甚至当场解下自己的裤腰带。2003年诺贝尔奖化学奖得主Peter Agre教授以ppt的形式展示大量旅行照片,展示了科学大师们科研之外丰富的业余生活。2008年诺贝尔奖三位得主关于荧光蛋白的介绍,把观众带入了五颜六色的分子世界,他们机智而不乏风趣诙谐的语言不时引得全场大笑。
当天下午召开的小组讨论会只允许学生参加,以便他们跟诺贝尔奖得主真正零距离交流。我们可以通过上午的报告了解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工作,从他们30分钟的报告中大致了解他们的为人、性格,从而选择加入自己感兴趣的小组,向他们提问。问题不仅仅局限于具体的科研工作,还可以就科研的心态、人生观、世界观等提问,他们都会认真作答。这种自由的环境大大增强了我们提问的信心。当有学生问,从事科研最应该具备哪一种素养时,几位诺贝尔奖得主几乎异口同声地答为“好奇心”。23位诺贝尔奖得主中,让我们中国学生印象最为深刻、最感兴趣的是钱永健教授。与2008年另一位美国诺贝尔奖得主Martin Chalfie的亲和、幽默风趣不同,钱永健教授做报告和会后与学生合影时,始终非常严肃,让我们对他既崇拜又有些许害怕。但是在最后一天去mainau岛参观的路上,中国学生向他提问时,他都逐一耐心、认真地回答。当我请教是否有关于磷光蛋白的研究时,他微笑着回答:“目前还没有人对这个进行研究,不管是你还是其他任何一个人,要是能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说不定将会是下一个Martin Chalfie 或者下一个Osamu Shimomura”。后来听说他非常勤奋,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顿时我对这位科学大师的看法完全改变,不禁由衷地敬佩。
为给年轻学者提供与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与世界其他学者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大会安排了多次宴会和舞会。在与印度学生的晚宴上,我们4个中国学生非常幸运地与1988年诺奖获得者、德国的Robert Huber 教授共进晚餐。我们与他谈科研,谈学生,谈政治,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在与多位诺贝尔得主零距离接触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教授们的多才多艺,他们对科研热情执着,对年轻学者格外重视。
聆听诺贝尔奖得主的报告及与其他国家年轻学者的广泛交流,大大拓宽了我的知识面,为我了解异国文化,了解国际最新研究动向提供了非常好的交流平台。两场圆桌会议的主题分别是“化学在新能源中的角色和未来”、“关于气候转变和可持续发展展开的讨论”,每场有两个主持人和5至6位诺贝尔奖得主或特邀嘉宾参与讨论。这种讨论会让我意识到,做科研不仅应该关心自己的科研领域,关注自己的研究工作,还应该以主人翁的姿态,更多地关注与化学或者其他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全球性问题。
会后一个星期,我们在德国慕尼黑、莱比锡、柏林等5个城市进行了学术访问,参观访问了德意志科技馆、艺术馆和现代馆、慕尼黑工业大学、洪堡基金会总部等。短短几天的参观访问,让我们对德国的科研和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对以后申请德国大学或马普研究所博士后、洪堡基金、DFG和DAAD的项目等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作者系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2008级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