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珞珈人 • 珞珈情 >故事情怀 >正文
珞珈人 • 珞珈情
活动预告
【影响湖北30人】查全性:倡议恢复高考第一人时间:2008-12-17

记者朱玲 通讯员王怀民

10月30日晚,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西一层报告厅,著名化学家、中科院院士查全性教授正在给学生做学术报告。查全性院士建议学生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尊重客观规律和道德,实事求是。 

    客观严谨、实事求是,正是这位83岁的老人一生秉持的科学精神,也正是31年前他首倡恢复高考的话语动力。 

    11月27日,武大北三区资深教授楼,查全性院士的书房里洒满和煦的阳光,窗外是秋叶点染的珞珈山。31年前的那个夏天,珞珈山仍是树高叶碧,只是绿阴下的教学楼里贴着大字报,墙壁上满目疮痍。 

    一个契机,与小平同志谈教育 

    1977年7月底,武汉大学校领导蒋蒲和崔建瑞找到正在实验室里搞科研的查全性,通知他去北京开会。“那年我52岁,是武汉大学副教授,‘文革’发生后一直没机会再上讲台。”由于事先不知道会议内容,哪些人与会、会期多长都不清楚,查全性也没做准备,“所以,能向小平同志提出恢复高考的建议,对我来说是很偶然的机会。” 

    8月1日,查全性到达北京。之后他才知道,此次的会议名叫“科教工作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清华、北大、复旦等大学的代表,还有来自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安排这次座谈会的是时任副总理方毅,他说是邓小平同志让他来组织这个会议的,主要是来听听大家对于科学、教育事业的意见。 

    8月2日,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四川厅开幕。 

    由于与会的多是著名学者,查全性头两天基本没发言,只是听大家说。后来查全性看到小平同志每天都准时到会,认真倾听,他认为这个机会很难得,也很有可能会解决一些问题。 

    由于一直在高校工作,查全性很了解大学实际情况。在与会前,他和大部分大学老师一样,对于大学招生现状是不满的:由于入学没有考试,无法控制学生的文化程度,同一班的学生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而当时又有一个口号“不让一个阶级弟兄掉队”,因此,所有教学工作都要迁就文化水平最差的学生来进行。“这样,教育水平就非常低了。大家对此都忧心忡忡,却又无可奈何。” 

    一番诤言,让高考提前一年恢复 

    6日下午,查全性开始发言。 

    查全性提出,大学招生是培养人才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就好比农业上的筛选良种。但从武汉大学当时的招生情况看,按照“十六字”方针招收的工农兵大学生,文化基础相差悬殊,质量没有保证。
    所谓的“十六字”方针,就是“自愿报名,基层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实际就是四个字“领导批准”,这让不少群众气愤地抱怨“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十六字’方针不推倒,招生质量就得不到保证,‘读书无用’的社会风气就不可能扭转。”查全性在会上如是说。 

    查全性还建议,把大学招生名额改成由省、市、自治区掌握。按照高中文化程度统一考试,并要严防泄露试题。另外,要真正做到广大青年有机会报考和自愿选择专业。应届高中毕业生、社会青年,实际达到高中文化水平的人都可以报考。 

    査全性一口气讲完这番话,不仅使全体代表全神贯注,而且引起了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当大家议论到招生工作会议已开过,今年恢复高考是否来不及了时,査全性赶紧插话:“还来得及,今年的招生宁可晚两个月,不然又招20多万不合格的,浪费可就大了。” 

    最后由小平同志一锤定音:“‘十六字’方针必须推倒,恢复统一高考从今年开始。今年就改,看准了的,不能等,重新再召开一次招生会议就是了。” 

    会后,教育部立即重新召开1977年度招生工作会议,组织恢复高考的命题班子。 

    当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根据邓小平指示制定的《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文件规定: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择优录取。 

    1977年冬天,570万名学生报名参加高考。加上1978年夏季的考生,两季考生达到了1160万人。 

    1977年年底,查全性的大儿子、女儿参加高考,一个考上武大物理系,一个考上武大化学系,两人毕业后先后出国深造。查全性说:“那次发言,也改变了我家孩子的人生。” 

    “当时的发言,也不是完全没有顾虑。”事隔31年,查全性院士回忆起当初的情形,显得分外平静。“废弃高考、实行推荐上大学,原先都是毛主席决定的,说这种话无疑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但是我想,如果当时说了,兴许会起一定作用,冒一点风险还是值得的;如果不说,错过这种机会,就太可惜了。” 

    如今,查全性院士的书房里依然保存着1977年8月7日第9期《科教工作座谈会简报》,4页发黄的纸张记载着改变上千万人命运的一次发言:查全性首倡恢复高考。 

    直到很久以后,外界才得知77级新生推迟到春季入学背后的故事,参加过1977年、1978年高考的学生,从四面八方给查全性院士发来信函。“有考生写的,也有家长写的。”低调的查老始终不愿意透露这些信函的内容,不过在提到这件事时,老人的笑容在秋阳下格外温暖。 

    一片丹心,始终关注高教改革 

    谈及那次改变许多人命运的发言,查老十分谦和:“历史总是大浪淘沙,也许再过30年,大家已经不记得这件事了。” 

    三十年来,高考和高等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上世纪80年代,高考上大学是公费读书、毕业分配工作,到上世纪90年代末的高校并轨、扩招、学费增加、自主择业,再到本世纪初的分省命题、自主招生。高考一直牵动着亿万人的神经,在争议中前行。

“一考定终身肯定不是好办法,如果高校能够实行宽进严出的招生办法,进行逐步淘汰,不仅学生质量得到了保证,被淘汰者也学到了一定知识。”但查老也认为,高考让大家都经过一个相同的检验过程,仍是一个相对合理的制度。 

    至于今后高考如何改革,查老表示,还是应该多听专家的意见。 

    谈及近年来的研究生扩招,查全性不无忧虑,“前几年,部分高校研究生质量滑坡很厉害,急剧扩大招生,招来一些完全不能做研究的人,虽然现在情况有好转,但已经闯了祸——在已经毕业的一批研究生中,部分人的研究能力并未达到一定水平。数量的扩大是必要的,但质量仍是首要的。” 

    而今,83岁高龄的查全性院士仍在指导博士生。天气好的时候,他常去实验室看望学生,他说,“导师指导学生,不仅在于帮学生发表几篇论文,更应该在指导学生完成科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的治学兴趣、方向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