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我风 通讯员李绍清 李阳生
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更像一位农民,几十年扎根泥土种田。
这位“种田的院士”名叫朱英国,他和他的团队所研究出的“红莲型”和袁隆平的“野败型”同被国际公认为水稻的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之一。红莲型“珞优8号”亩产可达800公斤以上,比一般种子的亩产量高出近100公斤。而其更大的意义在于从遗传多样性上讲,红莲型起到了隔离带和防火墙的作用,有利地促进了水稻生产的“第二次革命”。
11月25日,记者在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采访了朱英国院士,先生穿着整洁,为人温和平易。朱院士坚信: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几十年来,他坚持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相结合的道路,培育出一个又一个优良水稻品种。
海南试验田里种稻像姑娘绣花
朱英国出身罗田农家,考入武汉大学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吃饭是天大”的问题,因此义无返顾地选择了与农业相关的专业——生物;大二分专业时,他又放弃了热门的微生物专业,选择了植物遗传学。
1964年,朱英国毕业留校,开始专注于水稻的科研工作。那时,科研条件尚不健全,培育杂交水稻主要是在田野里做试验,是脑力劳动,更是体力劳动。从1972年起,朱英国每年春天都要南下海南岛开展课题研究。和助手们站在水田里,南国火辣辣的太阳透过草帽直往头顶钻,汗珠不断线地流淌。
朱英国回忆,当年种稻像绣花:蹲在稻丛间,小心翼翼地把住穗头,剪颖、去雄、套袋、授粉、封口,为了抢时间,一套固定的程序每天得做上百个,一直到眼睛冒金花、肚唱空城、汗干成霜……一个春天,这样的日子有两个月。待到4月收割时,“个个稻穗去秕捡实,粒粒谷子剥壳入袋,成千上万个组合都得分类整理,带回武汉赶季播种。”几十年来,他一直像候鸟一样在海南和湖北等地奔波,多年来几乎没与亲人度过一个完整的春节。
在海南期间,朱英国和助手们住在当地农民家里,连电灯都没有。科研小组不仅要在实验田里忙,还要自己砍柴做饭。由于他们的供应关系不在当地,粮油等许多必需品无法买到,至于猪肉更是难得吃到一次。除了生活条件的艰苦,他们还遭受着南方特有的蚊虫毒蛇的威胁。硕大的田鼠经常把科研组辛辛苦苦培育的禾苗咬断。有很长一段时间,朱英国和同事们将铺盖搬到田埂边,每天晚上拉电网、撒鼠药、放夹子、彻夜与田鼠激战……
谈到为什么痴迷于水稻科研工作,朱院士说:水稻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养活了我国60%的人口,是我国经济的命脉之一。“我是农民的儿子,深知农村生产力的落后以及农民生产与生活的疾苦。希望能够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尽到自己的绵薄之力。”
“绿色珍珠”构筑粮食安全防火墙
改革开放之后,广大科学工作者的科研条件得到大大改善:信息产业的发展为学科交流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硬件软件也日益接近国外先进水平;国家对重大科研课题的大手笔资金投入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归精英加入国内的科研队伍……朱英国和他的团队也不断向社会贡献着自己的研究成果:
1984年3月,朱英国和助手在上千个农家品种中发现了一株比周围矮20厘米、不育特点明显的不育株。经过3年的杂交试验,朱英国成功培育出马尾粘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简称“马协A”。马协型杂交稻的突出特点是米质优,目前在全国推广面积已超过2000万亩。这是朱英国奉献的第一颗“绿色珍珠”;
杂交水稻的推广有效地解决了我国这个人口大国的温饱问题,但培育优质、高产的水稻,仍是我国农业科技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上世纪90年代末期,朱英国培育的红莲型杂交水稻应运而生。2007年9月17日,在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试验示范现场的实测中,红莲型“珞优8号”亩产创造了823.4公斤的纪录,跨入了超级稻的行列。这是朱英国奉献的又一颗“绿色珍珠”。
马协型和红莲型杂交水稻开创了从农家品种中获得雄性不育资源的新领域,有效防止了单一细胞质来源可能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的潜在风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真心为老百姓服务 老百姓就不会忘记你
在采访过程中,院士的学生们如数家珍一般向记者展示了院士获得的各种奖项,院士说:荣誉都是身外之物,关键是我们是不是为社会、为农民兄弟们做了真正有益的事情。对于自己能入选“湖北改革开放30年30人”,他说:我们的老百姓就是这么淳朴、善良,只要你是真心为老百姓服务,老百姓就永远不会忘记你。
朱院士常年泡在农村,因此对时下农村一些地方仅留下年老体弱者和儿童,深感担忧。农业在很多城里人眼中成了当然的夕阳行业,很多农业院校纷纷改建综合性院校,农业院校毕业的学生也纷纷想办法跳出‘农门’,从事非农业领域的工作。”院士说,这是办学的误区,也是学生就业的误区。
朱院士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的农村土地政策,农村不仅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次机会,对于广大80后的新农民来说,也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但前提是,新的农民们不能满足于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有限经验和常识,还必须学习最先进的农业科学知识。“如果一个村能有一个农学院毕业的大学生,那么,中国农民的素质会得到基本改观,中国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和中国农村的规模化、现代化的建设就有了可能。‘三农问题’要得到根本改善,应该从农业院校做起,从我们这些为农民服务的科学工作者做起。”
农业科研常常与“苦、累、脏”联系在一起,朱英国总是告诫青年教师,“搞农业研究,没有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是万万不行的”。对于国家来说,发展是硬道理。作为科学工作者,为国家分忧,为老百姓服务,是永远不会错的。只要你有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有一颗无私的心,有一股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有为社会多作贡献的满腔热情,工作中遇到困难、受到的委屈都不会把你击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