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晔
他是从事钢铁行业30年的“老钢铁”,如今鞍钢的掌门人。他的名字前有一大串头衔:鞍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董事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国际钢铁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而最近新加上的这一个,则让所有武大学子为之骄傲:武汉大学第五届杰出校友——张晓刚。
一心为钢
张晓刚高瘦白净,斯文儒雅,与人们心目中搞钢铁的东北大汉相去甚远。但从出生起,张晓刚就与鞍钢、与中国钢铁事业紧紧相连。当年父亲以“鞍钢”二字为兄弟俩命名,可一次意外后,哥哥晓鞍竟与弟弟晓钢互换了名字,后钢又变为刚。这个要与钢铁打一辈子交道的人,性情也是柔中带刚,以其坚忍不拔,扛起了东北钢都的大旗。
学生时代,张晓刚是个朴素低调,不太引人注意的人。在那个一切教育学术活动都必须为政治运动服务的特殊年代,张晓刚利用有限的机会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
去年返校,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人的一生,机遇很重要,但只有不断积累,在面对机遇的时候,才会有能力去把握。”正是因为当年在母校的积累,让他在研究钢铁的技术道路上稳扎稳打,东北大学硕士毕业后,去了钢铁研究总院读博士,其后又到国外攻读博士后,步步坚实,逐渐成长为今天的鞍钢带头人。
情系母校
那时的校园虽为政治气氛笼罩,但同学间的感情真挚深厚。当时流行穿军大衣,戴军帽,张晓刚便常常如此打扮。在一次去大冶钢厂学习劳动时,当地一个无业青年眼红他的军帽,一把抢了过去便跑,张晓刚在追赶时不小心崴伤了脚,有位同学便天天背着他参加活动。现在张晓刚提起这件事,仍充满感激。
张晓刚对母校、对同学感情深厚。2002年他因工作繁忙无法参加聚会,在网上建立了校友录与大家联系。2007年,他忙里偷闲,回到母校,参加了物理专业1974级毕业30周年聚会。
他的大学同学刘金魁谈起此次聚会,满怀感情地说道:“晓刚是一个重情义、朴实随和的人。他特别珍惜这次聚会,谢绝了专车接待,和我们一起坐大巴。他还特地定制了纪念品送给我们。”
此次聚会的影像资料纪录了张晓刚与老同学们一起在他们生活、学习过的梅园宿舍楼前流连忘返,合影留念;在老斋舍、行政大楼、物理学院前回忆当年。
继往开来
如今,张晓刚执掌了鞍钢大旗。鞍钢人认为这位新任带头人“为人很好”、“正直俭朴、务实”、“真材实料”。
为了让鞍钢这个曾在共和国历史上书写过浓墨重彩的老企业重现辉煌,张晓刚带领鞍钢人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开拓出了一条“高起点、少投入、快产出、高效益”的技术创新之路。2007年,鞍钢钢铁、钢年产量双超1600万吨,实现历史性跨越。
而作为专业功底深厚的技术人员,张晓刚的眼界还不止于此,他在努力寻找鞍钢“新宪法”,他要成就的是3000万吨级钢铁企业,世界5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