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溪
出版新作《致一九七五》一本类似回忆录或散文的小说———
林白:本名林白薇,生于广西北流县,毕业于武汉大学,现居北京。19岁开始写诗,后以小说创作为主,兼写散文随笔。1994年发表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因以独特的女性话语,大胆、深刻和细致地表现了女性心理,在文学界和读书界引起了极大反响。此后被认为是“个人化写作”和“女性写作”的代表性人物之一。1997年出版《林白文集》4卷。
林白属于那种比较难以真正了解的作家,虽然她的每部小说都写得像自传一样。对于公众或媒体,她一直有点躲闪,不愿意过多袒露自己的真实生活。不过,也许是因为新书《致一九七五》的上市,回望岁月使她获得了一种神奇的力量,她突然觉得自己“不怕”了,于是在接受采访时,说了“从来没有说过的那么多的话”。
但是,面对摄影记者的镜头时,林白还是显得有些“过敏”,她立刻戴上眼镜,她的谈话变得不自在起来,她无法一边说话,一边冲着镜头微笑。她叮嘱记者不要拍她讲话的样子,因为“张牙舞爪的,特别难看。”她脱掉红毛衣外的中式背心,瘦小的身材隐藏在深色的外套里,映衬着她不自觉流露出的忧郁神态,有一种与她实际年龄不符的拘谨。
和许多以“文革”为背景的小说不同,出自林白之手的《致一九七五》没有强烈的政治特征,甚至缺失特殊的年份烙印,由细碎画面组成的1975年,是宁静的乡村日常生活,以及一个人的内心狂想。
“我一直在琢磨,如何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本书。在来的路上,我突然想到了,可以概括为:‘关于时间、关于青春、关于人的命运、关于自由的百感交集的一本书。’”林白说。
“1975年对个人来说是个标志的时代,但对国家不是。”那一年,是她下乡知青生活的开始,也是她真正成长的开始。所以,她写的是“自己的1975,不是别人的1975,或一个国家的1975。”这本书最令人惊异的地方在于,小说的前言和正文一样长,这种结构是她故意选择的,“否则容纳不了我的百感交集。”
1997年,她开始动笔写作,用的是原来单位写便条的小信纸,手写,每写70页就用针线订成一小本,一共订了11本,大概写了十几万字,但越写越觉得“写坏掉了”,因为很多东西想不清楚。直到2005年8月,她又一次回到了广西,在南宁到北流的汽车上,外面下雨了,两边的泥土越来越鲜艳,情景和1998年完全相同,令她的感觉瞬间复活。回到北京后,她找出11本草稿重新开始写。
这一次,她的记忆之闸开启,往事汹涌而出,她甚至来不及看当时的日记,就已一口气写下了17万字,“那时候我觉得,可能要写两本书才能平复这种百感交集。”林白说。但后来一想作为前言,17万字实在太长了,就索性将它改为上部,题名《时光》。她承认,这部分是带着明显的自传色彩的。
原本真正的《致一九七五》变成了下部《在六感那边》。六感是林白那年下乡插队呆过的地方。这部分的风格与上部截然不同,她顺着1997年写作时的语感,用了一种狂想性的写法,起笔“一只胎盘和一只公鸡从我的知青生涯缓缓升起”的怪诞比喻,就已奠定下部的一种荒诞魔幻的色彩。她写的知青的生活中,有一头会讲话的猪,认识各种树木和草,不在猪栏里生活,却像一条狗一样走遍了六感,后来,她看见王小波也写过一头特立独行的“猪”,觉得十分巧合。“当时我的生活中的确有这样一头猪,它总是不停地爬出猪栏,越养越瘦,后来就不见了。”
这样的一个类似回忆录或散文的文本,能够叫做小说吗?林白承认,对于那些习惯看“正常”小说的人,可能会觉得不像小说,但是小说“很好读,有很多人生的味道在里面”,她仍然认为这是另一个时代的青春小说。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