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洋
冯俊教授,1958年生,湖北省英山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77年考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现武汉大学工学部),1982年1月至1984年12月在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硕士学位,1987年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4年至1995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哲学系作高级访问学者,1995年6月晋升为教授,1996年底被评定为博士生导师,1998年被批准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外事处处长兼港澳台办公室主任。2001年2月被教育部任命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此外,他还是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学科发展和专业设置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组专家,中国欧盟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权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亚非发展交流协会顾问。教学和研究领域为西方哲学,个人专著有《笛卡尔第一哲学研究》、《法国近代哲学》、《当代法国伦理思想概论》、《开启理性之门》,《行走于教育和哲学之间——冯俊教育讲演录》等;合著有《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西方哲学史新编》、《西方哲学问题研究》、《当代外国伦理思想研究》、《西方哲学史》等;主编有《世界名人人大演讲录》,《哲学家?2006》,《亚洲学术?2006》等,翻译有《笛卡尔》和《马勒伯朗士的神的观念和朱熹的理的观念》等书,主持翻译《劳特利奇哲学史》(十卷本)和《布莱克威尔哲学指导丛书》等哲学著作和教材20余种,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给大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的课程十余门。在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过学术交流和访问,国内外10多种报刊和名人传记介绍过他的学术成就。
(2005年4月摄于香港中文大学)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的冯俊教授,开创了人大国际交流新局面,处于人大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的高端。冯俊教授在学术上和工作上成绩斐然,担当了多项重要职务,有着多重身份。但是还有一重身份是他一直珍惜和怀念的——武汉大学毕业生。所以,我们更喜欢称呼他为冯师兄。
有口福“吃在武水”,洒性情“玩在武大”
冯师兄经历了文革时期,求学经历显得十分曲折。十六岁高中毕业后回家当了农民,也在县城参加过工作。在那个人心惶惶的时代,他心里对学习的热爱却余温未减,抓紧业余时间去看书。正是这种执着的求学精神,在 77年高考中,他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当时能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觉得这是人生的幸运,因为在当时根本没想到有可能重新回到校园学习。”师兄的言语中丝毫没有对动乱时代的咒怨,倒是让人听出了感恩。
他的学术生涯是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社科系马列理论师资班起步的。他紧紧抓住这难得的学习机会,读书特别勤奋。“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当初的学习劲头是非常了不起的,在后来的学习中都没有当初那么用功。” 勤奋带来的收获为他后来所取得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年本科学习后,冯师兄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成为了陈修斋教授和杨祖陶教授的硕士研究生。可以说现在武大的两个校区在他的求学过程中,得到了先期的“合并”。
跨越了武水和武大两个学府,冯师兄特别回忆到“吃在武水,玩在武大”的“典故”:“当时武水的食堂非常好,饭菜很好吃,武大的学生都很羡慕武水的食堂;武大的学生中文科生比较多,而武水的学生多是理工的,所以觉得武大的学生比武水的学生更会玩一些,觉得玩的形式和品味也都高一些。”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大学期间的冯师兄还偶尔会作诗、作词、作曲、唱歌、拉二胡,这些都是他在农村宣传队时的拿手项目。看来这真是“玩在武大”了,而且可以说玩得很高雅。不过冯师兄坦言,现在慢慢地把这些兴趣都遗忘了,“想想觉得挺可惜的”,此乃后话了。
哲学情结:为追求真理而献身一辈子
冯教授是外国哲学的专家,发表了《笛卡尔第一哲学研究》、《开启理性之门——笛卡尔哲学研究》、《法国近代哲学》等著作和百余篇学术论文,曾做过牛津大学哲学系高级访问学者,出访过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讲学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其学术成就被国内外多种报刊和名人录介绍。
当我们问到冯师兄为什么这么喜欢哲学的时候,他坦言,“刚上大学的时候可以说不知道哲学是什么”,“上了大学之后,真正学了哲学课,对整个哲学有了初步的了解,才开始爱上哲学的。确确实实自己觉得,哲学是一种追求智慧的学问,是几千年的学问,有很深厚的学术积淀。所以,我想一直追求下去,追求智慧、追求真理。也因为武大哲学系是非常有名的哲学系,所以决定要进一步去到那里深造。”
提起导师陈修斋教授,冯师兄流露出无限的敬仰、感激之情。“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刻就是,在我们考上了研究生之后,陈修斋先生给我们上第一堂课,也是我们第一次去他家。陈修斋先生跟我们说:‘我们学哲学的人要有追求真理的勇气,而且要有为追求真理而献身一辈子的毅力和志气,才有资格来学习哲学。’”回忆陈先生的这句话时,冯师兄的语气激动而坚定,这发自内心的朴实的话语,让在场的我们也听得震撼而感动。在谈话中,师兄他多次强调这句话对他的影响之深。他常常反问自己“是不是有一辈子追求真理的勇气和决心?”最终,他的答案是肯定的。陈修斋先生所植埋下的哲学情结如此强烈地吸引着他,他把哲学作为一种崇高的事业,更愿意一辈子去追求。
冯师兄以切身的经历概括了哲学学者的特征:“研究哲学的人既要能耐得住寂寞,又要对生活充满激情。一方面,哲学是一门比较寂寞的学问,确确实实要坐冷板凳,甘于寂寞。如果太去追逐潮流,太去关注经济利益的回报,是不可能研究哲学的。另一方面,哲学又不同于其它的自然科学,它的特点是,哲学必须关注现实,必须密切关注社会和人生,因此必须也要对社会充满激情。对社会冷漠、对他人冷漠,对人类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冷漠的人,他也不可能去研究哲学,因为哲学是时代的精华,可以说是整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的一种凝练。”
“一种为追求真理而献身一辈子的毅力和志气,让我把哲学作为自己毕生从事的工作。一辈子也不动摇念头,一辈子在哲学领域耕耘,一辈子与哲学为业、甘于清贫、奋斗不止,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就是冯师兄所欣然享受的生活方式。
学术研究和行政管理的碰撞
当学术研究与行政管理工作碰撞之后,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作为人大副校长,冯师兄坦言“毫无疑问,做行政工作必定会影响做学术。如果不是做这么多行政工作的话,我自己觉得,在学术上应该可以有更高的成就。”由于现在做了行政工作,冯师兄不可能太多分身去研究学术。但是,他是一个很有担当意识的学者,“因为既然承担了这个职务,就应该去尽这个责任。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行政工作是我的主要工作。因为既然做了副校长,就应该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学生工作尽义务。”
“但是再一想,我是当老师出身的,从大学本科到博士,读了十年的书,在国外做了访问学者,又做了教授、博士生导师。如果说做了行政工作后,完全把学术研究丢掉,把自己的看家本领都丢掉觉得特别不甘心且于心不忍。同时我觉得,做大学的行政管理工作与在单纯的行政单位或是一个地方的从事行政管理不一样。大学里,你从事的就是科研教学的管理工作。如果自己不在教学科研上有一定的成就或者有一定的实践,你就不知道学校的教学科研中有哪些问题、需要你怎么去管理。我们管这叫做“双肩挑”,双肩挑就是,一方面承担行政工作,一方面承担教学科研工作。”我们可以看到,在冯师兄身上学术研究和行政管理碰撞出了华丽而和谐的火花。
忽然想到一句古话,“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如果秀才遇到了一个懂得“理”的兵,那么不就什么问题都能说清了吗?
冯俊副校长(右)正在接受我们的采访
关注社会:学术腐败究源
冯师兄很关注社会问题,作为学者,他极力反对学术腐败,同时又理性地分析了学术腐败问题产生的根源。
一方面的因素是所处的这个大的时代背景。这个时代整个社会的人心非常浮躁,而这个浮躁是怎么造成的呢?“从1978年到现在,中国改革开放快三十年,特别是在近十多年来,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给我们生活水平和各个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社会的急剧变动,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某些人利用发展的机遇,或者是利用良好的政策和优越的环境,一下子就成为巨富。这给青年人或很多学者,带来心理上的不平衡。大家都想像快速致富一样而快速成名,想在自己的领域像人家在经济领域一样那么成功。但是,精神文化的生产、做学问和发展经济不一样。做学问不可能像股票一样而急剧涨落,它需要很平和、很平稳、耐得住性子、长久地去钻研。如果抱着一夜暴富的心理去做学问,必然就是一种泡沫的学问。泡沫学问就要参假,玩弄其它的花样,这就导致了一种学问的腐败。学术腐败和整个的社会大环境有一种必然的联系,是社会浮躁的心理影响到学术里面来的表现。”
第二方面的因素是,“有些学者不能够甘于寂寞,没有很平和的心态,容易被功利所左右,不能坚守自己学术的人格,学术道德上失范,在学术道德上不能坚守精神上的纯洁性。所以最后他越过了这个界限,也沾染了像经济腐败一样的弊病,造成了学术上的腐败。”
“如果单纯撇开社会风气去谴责学者、谴责那些年轻人,固然是可以谴责的,但是我们要认识到任何一个人都是受社会风气所影响的;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把学者的学术腐败完全归咎于社会。归咎于社会的不良风尚而不找学者自己的原因,这也是不对的。对于学术腐败,我们一方面要狠狠地去抨击、去谴责,同时要每一个从自己做起,在学风上严于律己;另一方面,慢慢的随着社会风气的好转,随着经济的良好发展,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我想社会风气的改善必定也会对学者风气的好转带来很好的外部环境。”
关注高校:拒绝“近亲繁殖”;鼓励“做最好的自己”
高校中师资的“近亲繁殖”现象,指的是学校的教师队伍多来自本校的毕业生。冯校长对这种现象表示很抵触。“如果高校存在近亲繁殖,那么学校的发展就没有了活力,教师的知识结构、看问题的角度和视野也是单一的。所以,在科学研究上就缺乏了活力。现在人大基本上原则是不留本校毕业的学生。当然不是说毕业生永远不能在这个学校工作,你可以出去到外面发展好了,学校再把你作为人才引进回来。你要去接触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知识结构的养分,与别人去进行交叉、碰撞之后,多角度地形成一种新的知识结构之后再回来。不论是对个人还是集体来说,我们都提倡的是多学科的交叉,多种不同知识结构的交叉。”
另外,针对于现代大学生存在的浮躁、诚信缺失的现象,冯师兄呼吁一种革新的教学理念——让每个学生做最好的自己。“一个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要给他灌输一种科学的精神和从事学术研究的道德。你成绩落后一点不可怕,只要是你是实实在在学习得来的、通过努力取得的进步,哪怕进步得缓慢一点,都是值得肯定,值得鼓励的。”冯师兄提倡,应抛弃过去统一框架的“选优教育”,“学校需要真正的让每个人受到符合他自身特点的教育,把他培养成一种适合他自己性格特征和天赋素质的人才,同时对社会有贡献。要让每个人做最好的自己。”这也正代表了我们学生的呼声,我们要做“最好的自己”!
关注武大:祝福母校
冯师兄与武大有很深的渊源。他本人是武水毕业的,也是武大本部的毕业生,他的爱人是湖北医学院毕业的,也就是现在的武大医学部,他的岳父岳母都是武大的退休教师。这巧合得像一个故事,却又是冥冥中注定的美丽而真实的故事。这千丝万缕的牵绕,让冯师兄在谈到对武大的评价和祝福时,又多了些亲切。所以他得意地笑着说,他“对武大体会得还是很深刻的”。
“武大四校合并得非常好,在全国所有高校的合并中,武大是最成功的。首先,这四校的学科是互补的。其次,四校的地域是联系在一起的。第三方面,像武大、武水本来就是一家,在学源上有一脉相承的传统。四校合并之后,武大融汇了四校优良的传统,也形成了新的特质。”去年十月,武大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冯师兄就是评估团的一员。新的武大精神给了他很大的触动。“现在武大是一所非常有综合性的文理工医兼容的学校。不同学科的学生有自己的文化特质。不同风格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共同体中,人文素质和自然科学素质的交融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有利。”“老武大的特点是有很深厚的人文底蕴,文理基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方面是很深厚的,这是武大的一个传统。水利和测绘方面,实干的精神对学生影响很大。学生想在这个领域工作,就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基层摸爬滚打的决心和志气,甚至是在很恶劣的条件下风餐露宿。这种精神就是科学的精神,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医学方面追求精确,有着治病救人、关心民众疾苦的爱心精神。”四校融合形成一种新的、武大精神,形成武大人的新面貌,这是武大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冯师兄一直很关注着母校,对武大的发展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武大的人文基础有很好的积淀,希望这一方面还是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文理基础上要体现出来,在这方面武大要花更大的力气。文理基础的见效慢一些,需要更多的投入、更长时间的积累。”这是一位高校高端管理者的经验之谈,而他谦虚地浅浅一笑,说这是他作为校友对母校的期望与祝福。
最后,他寄语武大学子:“珍惜在武大学习的机会,努力学习,做最好的自己。”让我们共勉。
冯俊副校长对母校写下“珞珈山水美,武大学风良。珍惜在武大的学习机会,以做一位武大人而感到骄傲。”
采访小组与冯俊副校长(中间)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