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珞珈人 • 珞珈情 >故事情怀 >正文
侯浩波:“垃圾堆”里找“金矿”时间:2007-08-30

 欧阳春艳

粉煤灰、沸腾炉渣、磷渣等看似一无是处的工业废物,在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侯浩波教授眼里,却是可以创造巨大价值的“金矿”。

经过十多年的潜心研究,侯浩波研制出了一种“基于工业废渣的高强耐水土壤固化剂”——这种固化剂用工业废渣为原材料制成,同时它又可以通过固化工业废渣、尾矿、含泥石屑、土壤等,让这些废物转眼成为筑坝、修路的重要材料。

传统水泥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自然资源与能源,且水泥只能用于固化沙、石等;而侯浩波研制的这种固化剂取材于工业废渣,不仅能固化沙、石,更能固化淤泥、尾矿等各种废物。

作为水泥的新型替代品,侯浩波研制的这种环保型固化剂一问世便受到高度评价。1998年长江抗洪时,它被列入水利部江河堤防6项新技术之一。随后,该固化剂又不断应用于我国大工业生产和大型工程建设中,累计利用固体废弃物100万吨以上,新增产值6300万元,直接经济效益1亿多元。

熟悉侯浩波的人都知道,他的科研成果是从“垃圾堆”里找到“金矿”,他对科研方向的选择却是从“金矿”跳到“垃圾堆”。

1988年,侯浩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便将目光瞄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当时,固体废弃物特别是工业废渣所造成的环境问题,还没引起社会关注,而侯浩波攻读硕士期间就读的无机及非金属材料专业需求旺盛,学科地位如日中天。当时就有人戏称,侯浩波是从“金矿”跑到了“垃圾堆”。然而,侯浩波只是淡淡一笑:“一个方向值不值得去追求,不是看它现在有多么热门,而要看它是否有发展潜力,能够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自己选定的事业并和它一起成长,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

创业从零开始。为了添置设备,侯浩波踏破相关单位的门槛;盛夏,他骑着三轮车将笨重的设备运到实验室;课题最紧张的时刻,他天天泡在实验室,周而复始地进行各种实验,一连几天都不回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侯浩波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这个曾被戏称为“垃圾堆”的科研领域,终于找出了“基于工业废渣的高强耐水土壤固化剂”这一“金矿”。十多年来,侯浩波先后完成了数十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研究成果大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本人先后获得湖北省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入选湖北省“科技精英”、湖北省“111”人才工程,迅速成长为武汉大学环境工程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在我国对节能、环保空前重视的形势背景下,侯浩波对未来更有信心,他说:“高技术实现产业化是高技术发展的最终归属,我将在不断完善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让它更快、更多地应用到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

来源:珞珈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