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珞珈人 • 珞珈情 >故事情怀 >正文
院士风采时间:2006-11-01
 
 
夏坚白:开创基业
 
  在信息学部天文台,夏坚白院士(1903-1977)的半身塑像静立在绿树碧草间。这位测绘学科的开创者,深邃的目光给后来者以启迪。
 
 
  1939年,夏坚白完成德文博士论文,获柏林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同年,陈永龄、王之卓也以优异成绩获该校工学博士学位。三人为我国最早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的测绘学者,被我国学术界誉为“三大贤”、“三杰”。
  1950年,由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提名,夏坚白被聘为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专司测量制图事宜。
  夏坚白是我国杰出的测绘教育家,当代中国测绘科学研究先驱者之一,我国大地天文学奠基人。他与陈永龄、王之卓合著的《航空摄影测量学》、《大地测量学》、《应用天文学》和《实用天文学》填补了我国测量学教材的空白。1956年,夏坚白参与制定我国科技12年发展规划,发起创建中国测量制图学会。1957年,他领导在武汉和广州完成测量天文基本点,在国内外尚属首次。他主持编著和翻译了一批专业著作,对我国测绘学科具有开创性意义。
  夏坚白的突出贡献得到毛泽东主席的嘉许。1958年,毛主席在武汉接见教育科技界代表时,与他亲切握手交谈。 “文革”中他带领研究组,率先进行卫星大地测量问题的研究。他主持编译英文专著《卫星大地测量学概论》、德文专著《卫星大地测量方法》,这是我国卫星大地测量领域翻译最早的外国文献。(徐兴沛)
 
 
 
王之卓:一代宗师
  信息学部的林阴小道上,一位鹤发童颜的长者,步伐稳健地向图书馆走去。直至90高龄,他仍坚持着这几十年如一日的习惯。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王之卓(1909—2002)。他是我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奠基人,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享有“荣誉会员”最高荣誉称号的全球7人之一;89岁高龄还获得中国科学的权威奖——陈嘉庚奖中的地球科学奖。
  王之卓青年时代被选中以庚款公费留学英国专攻测绘,后转赴当时世界上测量科学最先进的德国,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航测专家。
  王之卓被称为“测绘先知”、“一代宗师”。 1978年,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全数字化自动测图系统”的构想。历经10多年实现了对摄影测量的根本性变革,199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今天,以此为理论基础开发的软件VirtuoZo,已成为国际上同类软件的五大品牌之一。“数字时代”的到来,有力地证明了王之卓的远见卓识。
  王之卓桃李遍天下,有不少成为我国测绘事业的栋梁之才和国际测绘界的知名专家,李德仁院士、张祖勋院士等都出自他的门下。他为我国测绘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由他领导实施的专业改造系统工程,成功地将航空摄影测量专业改造为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这一全国重点学科,在国际上可与美、德等强国的同类学科相媲美,被称为“世界三强”。
(节选自《政策》杂志2001年第12期)(杨欣欣)
 
 
 
陈永龄:开拓新境
  1939年,陈永龄(1910-2004)来到西南联大任教。他编写的《测量平差法》、《大地测量学》连同已出版的《测量平差法》等大地测量用书,形成了中国第一套大学测绘教材。
  1980年,70岁高龄的陈永龄身患多种疾病,视力已完全衰退,仍负责《中国大百科全书·测绘学》卷总编辑任务。1989年,他再次写下《从卫星大地测量技术的崛起展望今后的大地测量任务》的论文,接着又倡议和组织了有几十位专家参加的“地球动力学座谈会”,推动大地测量学和地球动力学的结合,为开创大地测量新领域而努力。
  1962年,陈永龄主持制定了全国《1963—1972年测量与制图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大地测量和其他全国性测绘技术标准和我国测绘的根本大法《大地测量法式》。
  陈永龄力主在中国引进卫星多普勒技术被采纳,在中国建立了比较精确的地心坐标系,为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2006年,资深院士陈永龄铜像在我校信息学部天文台前花园揭幕,这位珠峰测高第一人,为建立我国独立而完整的测绘体系作出杰出贡献的杰出科学家,又回到了他亲自选址、亲自参加创建的校园。
(陈俊勇)
 
 
 
陈俊勇:追求第一
  2005年10月,陈俊勇参与发布了珠峰高程测量情况,这位1975年珠峰高程测定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又一次与珠峰“结缘”。
      他利用绝对和相对大地水准面首次发表我国地心坐标转换参数研究成果,1976年国家测绘总局正式转发全国使用。在莫里茨教授指导下,他推导出“1980大地参考系”整套参数计算公式,被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通过决议采用至今,中国人首次进入为全球测量参考基准提供数学基础的行列。
      他主持建立具有国际水平的我国高精度 “85重力基准网”,使我国重力基准精度提高了几个数量级。他组织并与芬兰合作建成了我国第一个野外标准长度基线检定场。目前正为建立我国第二个这类检定场而努力。他提出分布式广域差分方案,成功地研制了改进差分计算技术软件,保证GPS卫星实时定位和导航精度在1-3米。他参与建成GPS-A级网和月级网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陈俊勇雷厉风行,讲究效率,就这样与地球打了50多年交道。(陈兰芹)
 
 
 
李德仁:矢志创新
      2005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李德仁指导的博士生第四次入选,他再度成为全国获指导教师奖次数最多的博导。 谈到指导博士生的经验,李德仁说:“我要让他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做学问。”
      他组织并参与的航测与遥感学科专业教学改革,获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奖和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他撰写的教材获得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
      李德仁长期从事航空、航天、遥感、空间定位与传输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方法、集成与应用研究,主持完成了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等多项奖励。
      他领导研制出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地理信息软件系统“吉奥之星”,提出了一系列测量学新理论;主持完成的“联合平差程序”成果解决了对地理环境恶劣地区进行航摄这一多年来的难题,GPS用于空中三角测量的试验研究使野外工作量减少了90%;挂帅研制开发成功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高清晰度可视电话;主持研制成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我国首套“移动道路测量系统”;负责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16项重大专项中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组织全国十多位院士、77个专家开展研究。
      在创新的征途上,李德仁永不停息。正如他在接受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时所说:“我们的永恒追求是在事业上的不断创新,不断前进,是对社会的不断奉献。”
(节选自2006年2月15日《中国教育报》)(杨欣欣)
 
 
 
宁津生:测绘人生
  宁津生从同济大学测量系毕业的那一年,正是武汉测量制图学院成立的第一年。他和同班同学一起,来到了这片当时还是百废待兴的土地。
  
  此后的多年中,宁津生和同事们完善了布洛瓦尔为我国设计的天文重力水准布设方案,有的意见被作为我国实际作业的依据和标准。上世纪70年代,宁津生引进一种新方法,为我国物理大地测量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90年,经过宁津生等潜心研究,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高精度地球重力场模型。
  1984年,改革的大潮将宁津生推上了副校长岗位,1988年担任原武测校长,他为学校发展殚精竭虑,为祖国的测绘科学和教育事业超越世界先进水平倾注了全部心血。
他依然坚持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他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将《物理大地测量》这门课程一直讲下去,而且要讲得更好。
  年近古稀的宁津生依然活跃在学科的前沿。2000年5月,他与武汉地区的院士专家联名向党中央、国务院建议:在武汉建“中国光谷”;6月,他的科普著作《数字地球》出版;2001年初,他又与其他5位院士联名向湖北省委、省政府建议,及早建设“数字湖北”;
  此后,他与陈俊勇院士等研究出高精度分辨率似大地水准面,从根本上改变了作业方法。
  (节选自2003年11月14日《长江日报》 )(杨欣欣)
 
 
 
刘先林:中国特色
  1988年初,一台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国产测绘仪器——JX-3解析测图仪终于展现在人们面前。刘先林完成的这项成果荣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测绘仪器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从此宣告结束。
  20世纪80年代初,在他设计指导下,研制成功数控测图仪、ZS-l正射投影仪以及相配套的自动测绘等高线程序的80多个程序软件包,填补了国家航测仪器的空白,使我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三个能生产这类仪器的国家。
  国家经济建设急需大比例尺的地形图。他研究出解析法辐射三角测量方法,使加密精度提高了一倍以上,被写入国家1∶1万比例尺航测内业规范。他说,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开始,找推问题就相当于创新完成了一半。他在研制解析测图仪时,特意邀请一个生产单位的作业员来参与,生产作业需要什么功能,就在仪器上设置什么功能。一个适应中国测图情况的“测图机器人”解析测图仪作为进口产品的替代品,占领了国内市场。
 “为证明我们中国人也行,我憋足了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20多年来我搞国产化测绘仪器的原动力就在于此。”刘先林说。(寇  红)
 
 
 
刘经南:知难而上
  坚毅和知难而上是刘经南的性格。大学毕业后,背着测绘器材野外工作,刘经南在湘鄂川的崇山峻岭11年,曾经九死一生。
      1981年,还是硕士生的刘经南勇敢地介入传统地面测量与空间测量技术3个转换模型孰优孰劣的争论,证明出3个模型可以互相转化,还提出了第4个等价模型——“武测模型”,由此结束10余年国际学术争论。
  做学问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刘经南形象比喻,“每一个洞都要打透。”
  20世纪80年代末,全球卫星定位(GPS)技术传入中国。刘经南选择了并不尖端但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学术领域——卫星定位网即GPS网,并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探索。
  从硕士毕业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只用了短短17年。而GPS网研究就花了10多年,其间他一直没有转移方向,最终“在此领域树立了一个学术高台”:研制出我国第一个GPS商品化软件,占领国内80%以上市场,200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至此,他才转移到另一研究领域,成为中国研究广域差分技术第一人,首次提出了分布式广域差分概念。
     (节选自2005年12月23日《长江日报》) (瞿凌云 胡勇华)
 
 
 
张祖勋:走向世界
  张祖勋教授面前,坐着4个澳大利亚人,一名律师拿着长达20多页的英文合同。谈判的主题是张教授一项成果的商品化。
 
  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艰辛,张祖勋主持研制成功全数字化自动测图软件,199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个理论上能使计算机代替人眼进行立体观测的成果立即引起测绘领域的强烈震动:这意味着过去依靠人眼手工操作的昂贵精密机械测绘仪器将被送进博物馆。
  这项成果过于超前,在当时的中国莫说没人会投资,就算开发出产品,恐怕也找不到用户。后来,一家澳大利亚公司愿出钱合作将其商品化。张祖勋专程赴澳谈判。
  因为知识产权的所有权问题,双方交涉了七八天,最终迫使澳方让步:中方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他还坚持保留了在中国市场乃至亚洲地区(中东除外)的销售权。
  这年9月,测图软件在澳大利亚正式以“VirtuoZo”注册商标,并作为产品推出。正是张祖勋的坚持,这项后来迅速占领国际市场,并在世界摄影测量界掀起一场数字化革命的软件,我国拥有其完全知识产权。
  张祖勋在航空(天)影像测图自动化领域取得了国际一流的成果,为推动我国摄影测量的产业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我国的数字摄影测量走在了世界前列。
        (节选自2005年3月16日《长江日报》瞿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