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珞珈人 • 珞珈情 >故事情怀 >正文
为民请命的新时代理性“女堂吉诃德”时间:2006-10-19
   ——记我校校友、珠海校友会会长游海燕
 
 
 游海燕校友,祖籍福建,1959年11月出生于武汉并在武汉长大,1986年于我校计算机科学系研究生毕业,随后赴新加坡留学两年。1989年她作为特别人才引进到珠海,最初在珠海市建委任翻译,后又赴欧洲等地留学。1991年至1992年她到法国、比利时等国家留学,同时还获得了加拿大皇家大学MBA学位。五年后她再次回到珠海,在珠海市政管理处从事技术工作并成为其单位技术骨干。1994年她以经济学硕士、自动化高级工程师、致公党成员的身份当选为珠海市政协常委,1998年当选为广东省第九届人大代表。2003年她结束了省人大代表的任期,2004年她再次当选为珠海市政协常委。现在她的职务是珠海市政协常委、市政府专家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及珠海市政管理处高级工程师。
五元过桥费,六年较真路
游海燕在广东省可谓鼎鼎大名,她担任广东省第九届人大代表期间以穷追猛打广州洛溪桥收费问题而闻名全省。出现在市民眼里的游海燕,常素面朝天,齐耳短发,一身休闲装在身,显得娇小玲珑甚至有些文弱,单从外表很难看出她所蕴涵的巨大“能量”。但是当她口吐莲花,语惊四座时,大家会迅速发现,这是一个逻辑严密,以思辩力量见长的为民请命者。游海燕提建议时,很多广州人见突然冒出这么一个人,觉得有点奇怪。其实,对珠海人来说,游海燕早已不陌生。1994年刚当选为珠海市政协最年轻常委的她就以敢提批评出名,她敢于打破官场“低调做人,韬光养晦”的游戏规则,针砭时弊,其批评有理有据有节,观点鲜明独到,切中要害,激昂却不失理性,揭露却不失建设性,成为一个敢于言论善于批判的“标志性人物”。在珠海,她的议案几乎年年获奖。作为  广东省人大代表,游海燕也干过不少事。1999年4月,她向广东省政府提出了《收缴排污费用亟待正本清源》的建议,省政府十分重视,当时的副省长欧广源马上约见了她。结果,广东在全国率先取消环保部门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收取的每吨5分钱的排向江河水体的污水排放费,并取消市政部门收取的城市污水设施有偿使用费。
广州洛溪大桥收费问题前前后后一波三折,由收费到停止再到禁行楼巴跌宕起伏极富戏剧性。游海燕是2001年向广东省人大提交《洛溪大桥的投资及收费应向社会说明白》议案的议案人,是当年第一个深入调查洛溪大桥收费问题的广东省人大代表。2001年4月19日,游海燕向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提交建议,紧急建议省政府彻底调查洛溪大桥收费还贷问题,轰动全省。4月22日,游海燕在听取交通厅汇报时提出,政府应放开怀抱接受群众的质疑,路桥收费过多影响广东竞争力,引起群众强烈共鸣。虽然是来自珠海的人大代表,但当广州满城争议洛溪大桥的风雨声传到珠海,游海燕当即持证视察了珠海八家知名的台资企业。通过视察她发现,原来珠海的企业对洛溪大桥收费的意见也相当大。大多数珠海企业反映,洛溪大桥的收费已经困扰企业多年,比如一家生产建材的企业,需在广州进原材料,天天运货经过洛溪大桥,因大桥收费抬高了企业的成本,使得产品竞争力下降。甚至有一些企业反映,如果路桥收费再这么重,将来只好把企业搬走。游海燕觉得洛溪大桥不仅牵涉到广州人的利益,也影响了中山、珠海等地,作为广东省人大代表,她有义务监督洛溪大桥的问题。游海燕提出建议后,这些企业老总纷纷打电话给她,感谢她讲出了他们的心里话。
在调查内幕的过程中,游海燕还亲自找到了大桥的捐资者霍英东先生。在广州东风路一个咖啡馆她几经周折后终于见到了霍先生。谈到捐资行为被家乡人误解成为投资行为时,霍英东很激动,委屈得拍桌子质问为什么要这样对他,并说,既然是捐资给父老乡亲修的桥,每个人都可以无偿使用,政府不应该将后面的8个配套项目一起捆绑收费。与霍英东的见面更坚定了游海燕对大桥收费问题一追到底的决心。因此,在后来2001年4月广东省两会上,她向人大常委会提交紧急建议,请省政府调查洛溪大桥收费问题,并以连珠炮式口气九问洛溪大桥——建设共花了多少钱?建设资金中有多少是霍英东先生捐赠的?洛溪搭桥该不该收费?如果要收,还要收多久?思路之清晰,逻辑之严密让人叹服。也正是在她和王则楚等代表几度锲而不舍的追问以及多年的坚持之下,广东省政府终于宣布,从2005年7月1日零时起,终止洛溪大桥收费。洛溪大桥17年收费、6年争论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作为踢爆内幕者的游海燕等人也成为了推进政府依法行政的“符号”和“标志性人物”。
不为民做主,就请罢免我
在代表人民、代表公众利益对社会、政府进行监督时,游海燕难免会得罪一些集团的既得利益,因此她时常遭到辱骂、责难、恐吓甚至是人身威胁。在调查洛溪大桥收费问题之初,游海燕就曾受到来自番禺方面的重重阻力。当她持证调研番禺有关部门时对方气冲冲地对她说:“游海燕,作为一个人大代表,你关注一些城市能不能养狗和哪条路的路灯坏没坏这些事情就行了,你不要做堂吉诃德,这个问题不是你所能解决的。你能和省政府叫板吗?你够力气吗?”他们的一位高层甚至还说,你游海燕是一根导火线,你在挑拨政府和人民之间的感情。
还有一次在调查一个司法案件时,游海燕一家接到了匿名恐吓电话,有人阴阳怪调地说“你不就是人大代表吗?你以为你是谁?你再插手下去不会有什么好结果!”面对这些,游海燕没有退却,没有妥协,她选择的是激流勇进、迎难而上。游海燕坚强的性格是在文革期间她的家庭际遇所造就的。她的父亲是高干,母亲是教师,但在文革期间双双受到了冲击。经历了文革的变故、成长于文革期间的游海燕养成了悲天悯人、疾恶如仇的性格。她学会了坚强自立,对于社会的歪风邪气十分憎恨,对于弱势群体却常常心怀同情。即使是海外多年的留学经历以及社会地位的变化也未曾将这种性格淘洗掉。“我是70万珠海人选出来的代表,如果没有履行好代表当政议政的职责,你们就罢免我吧!”好一个“不为民做主,就请罢免我!”这是游海燕的口头禅,也是她最真实的写照。
 
为民请命的新时代理性“女堂吉诃德”
尽管她被一些既得利益集团斥为“堂吉诃德”、“不合时宜”的人,但她仍以“100个堂吉诃德也能改变社会”的勇气摇旗呐喊,有批判精神更注重理性与建设性,堪称为民请命的新时代理性“女堂吉诃德”。与此同时,她不仅把“堂吉诃德风”带到珠海,还刮遍了整个广东省。从政协常委到省人大代表,十几年的监督角色,她将它打造成为一个顺应民意、为民谋利的代表性人物,她也因此和王泽华、王则楚等人大代表一起,成为当时“广东人大效应”中一串串张扬个性的符号。
虽然有一部分人特别是那些被游海燕损害既得利益的人认为她很“刺头”,“随意打破游戏规则”,但也有不少开明的政府部门领导认为她“敢讲而且能讲到点子上”,是高尔基文中所描述的“敢于迎接猛烈暴风雨的海燕”,即使批评也是出于责任感力求建设性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这是游海燕书房多年悬挂的一幅字帖。而今天看来,这字帖显得“颇为怪异与不协调”——“理性”“建设性”两个词语不对称地居字帖右下方。游海燕在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是洛溪大桥停止收费后她自己写上去的。她把追问大桥收费的历练看作一个新的起点。她还说这包含着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大桥停止收费,民间社会生长出清晰、理性的认识,民间力量已成为政府决策过程中一个能动的参与者;另一层意思是没有追问的理性与适度的尺度,民间力量就会成为政府决策的逆流。所以谋求理性与建设性成为她参政议政的标杆。
在家庭生活方面,因为公务繁多,游海燕在本职工作之外,每年几乎有两个半月以上的时间在外调研,她深感愧对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游海燕的先生和她是大学校友,两人感情很深,共同语言和价值观也很相近。她先生最开始也不太理解她激进的监督行为,还曾抱怨她“无知而胆大,政治上幼稚”“老是放炮”,但后来他也被妻子的执着和认真所感动,与她达成精神一致,和她一起承担因监督产生的任何后果,成为她真真正正的坚实后盾。任何坚强的女人都有脆弱的一面,游海燕作为一个政界女强人也不例外。因此,每当面对压力感到疲倦和心力交瘁时,游海燕就会向先生诉说心中的壁垒,而家庭也是她永远的精神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