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珞珈人 • 珞珈情 >故事情怀 >正文
珞珈山下 岁月有痕时间:2022-03-28

时隔多年,我仍然常常想起,当年在珞珈山环抱的武汉大学校园中,骑着自行车穿梭于教室和寝室的情景。

我与武汉大学的缘分,始于1996年的一个春天,那时我正读高一。落英缤纷之际,我们全家人兴致勃勃地从汉口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来到武汉大学,期待观赏久负盛名的武大樱花。走在开阔的未名湖边,我被校园的美景和历史建筑深深吸引,追逐着灿烂的阳光,踏着飘落的樱花花瓣,享受着校园春色。记忆里,漫天纷飞的樱花是那么灿烂。

对大学文化积淀的仰慕,以及对樱花的记忆,让我在三年后毫不犹豫地在高考志愿书上填上了“武汉大学”几个字。入学的那一刻,我拿着武汉大学的学生证,兴奋而自豪。

在梅园六舍的413寝室,我遇到了7个后来有了兄弟情谊的伙伴:一位叫“高斑斑”,来自山东日照,瘦高,话少,自信;一位自称“土匪”,来自江西萍乡,“披头士”装扮,披着染黄的长发,经常昼夜颠倒,但记忆力超群;一位绰号“小罗”,来自湖北荆州,爱好广博,成绩超群,尤擅教育史和中国地理;一位被戏称为“王爷”,来自湖北孝昌,瘦小个子,但勤奋好学,上课抢座积极;一位绰号“小胡子”,来自江苏宜兴,肤色黝黑,常留一撇小胡子,不善言辞,但为人极慷慨;一位自称“鼎鼎哥”,来自湖北广水,身瘦话多,精力过人,擅长数理分析;一位绰号“葛优”,来自广东顺德,姓葛,名非“优”也,喜欢与人辩论。

413寝室珍贵的友谊,在笑声中传递。这笑声,来自夜间熄灯后的风趣卧谈,来自携手走在跨校区上课的路上,还来自对彼此并无恶意的调侃。2006年,在即将大学毕业的那个夏季,我和充满着学者风度的室友“小罗”,徒步近6个小时穿越了黄山西海大峡谷。在荒无人烟的深壑里,我们互相鼓励,搀扶前行。朋友之间的信任和默契,在经历了这次难忘的艰难跋涉后,更显弥足珍贵。

令我难忘的,不仅有珞珈山下的友谊,还有那里美丽的景色。在武汉大学学习的岁月中,我得以尽享珞珈山的秀色。

在“武大人”心中,校园似乎没有东南西北的概念。几个被称为“园”的校园布局,弱化了呆板的方位感,令校园的几个区域显得很有诗意。校园的“枫园”“梅园”“桂园”“樱园”,皆有代表性的植物景观。每个园也都分布着宿舍、食堂和教学楼。所以,武汉大学的教学楼似乎就是镶嵌在各个园子中的碧玉,丝毫不矫揉造作。

建筑与自然有机结合的代表,当属“樱花城堡”。这里有学校标志性的建筑——老图书馆。“樱花城堡”上的其他建筑均遵循中西合璧的风格。深绿色琉璃瓦的设计,似乎永不过时,也不守旧。每一片楼宇的瓦砾,似乎都和四周环绕的绿树交相协奏——这是和谐的绿色交响曲。

美丽的大学,拥有美丽的“四园”!它们随着四季的变化,唱着4首动人的歌:春,樱花在樱园绽放;夏,桂园弥漫着桂香;秋,枫叶将枫园染红;冬,红梅在梅园傲然挺立。每“园” 都有自己的精神,都有自己的品格,都有自己的意志。每一个“园”,都象征着一种文化,一种气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学子们在“四园”间穿梭、驻足、交流、成长。

在我心中,武汉大学美丽的校园无可替代。它一面坐拥珞珈山,一面紧邻东湖,可谓“得山得水”。“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武汉最美的两个景点被这所大学独占。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人文精神,便在这山水之间荡漾开来了。

它的校园风貌,不拘称道于民国时代,也不拘称道于当代,而是永恒定位在流动的时光隧道里,自信而独立。我相信,一所大学的气质,既不限于其所在的地理坐标,也不拘于一座城,它扎根于中国大地。

100多年前,“两广”总督张之洞创立了大学的前身自强学堂。“弘毅”“自强”也是武汉大学后来8字校训中的一部分。校训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武大人”不断拼搏,自立自强。

武汉大学的校风,向来尊崇自由。大学一年级的第一节语文课,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武大自由之风的历史,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后来,随着我学习和教育工作经历的日益增长,我对课堂教学应该尊重学生自身兴趣和自由选择的权利也更加看重。

每年秋天,武大校园的各个角楼,都会响彻院系合唱团排练的歌声,他们将会在校庆这天,奉献一场精彩的“金秋文化节之合唱比赛”。合唱,是武大学生的文化品牌之一。当合唱比赛成为大学的一个文化传统,它便成为师生心中的一道文化印记。武大的学子毕业时,依然不能忘记曾经合唱排练的那些日日夜夜。

我曾有幸在学校的多个大型晚会中担任主唱。每次演唱,感觉都会不一样。我最喜欢的舞台,是武大梅园操场的半露天舞台。那里半开的舞台被绿荫环绕,观众席却是一片露天场地。在那里唱歌,是一种和大自然对话的奇妙体验。时常会听到某个角落传来一阵悦耳的鸟叫声。当然,那里少不了各色植物的芳香——这大约就是所谓的“鸟语花香”吧!

珞珈山下,是梦想的诞生之地。时隔多年,我仍然不会忘记,当年在珞珈山下遇到的那些人、发生的那些事。

生命中,永恒驻留的一些东西,往往更多的是文化、体验或者感悟、感动等这些无痕的事物。而这些无痕的事物又是有痕的,它们像一团火焰,在一代代青年的心中点燃、激荡和照耀。

作者:骆毅,武汉大学2002级通信工程专业(本科),2006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