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珞珈人 • 珞珈情 >故事情怀 >正文
珞珈人 • 珞珈情
活动预告
我的武大时光 | 我的武大生活闪闪发光时间:2025-04-23

虽然从武大毕业已快七年,我还是经常在梦里回到武大,梦到自己吃着炒酸奶、牛肉面,在工学部的公主楼门口徘徊。每每与友人说起梦回珞珈,都不禁感慨,那是我们最好的四年,是潜意识里最想回去的时刻。就在去年,入学那年领到的中国银行卡来短信提醒我们,十年已经过去,卡片要到期了,然而,对珞珈的爱又怎会过期?也是在去年,我和与室友一起赴了之前定下的十年回珈之约,也算是对青春岁月的一次小小告慰。

珞珈初遇 许此为家

2014年9月初到武汉时,正是武汉大搞基建之时,武汉街头到处在修路、建高架,总是灰尘漫布。相比之下,有着山水庇护的武汉大学,似是物外桃源,清净安宁。刚入校时,还是多少有些想家,但很快就被大学的新鲜感和忙碌的生活所替代,从此把琉璃瓦的碧绿与东湖水的湛蓝印入了心底。

图片

413是我们宿舍的门牌号,是土木工程专业分班以后卓越一班五分之四女生的小窝。幸运的是,我们四个女生非常合拍,记忆中有无数闪闪发光的时刻:是誉女神给我们留下许多珍贵照片的无敌审美和拍照技术;是在小兰兰家受到的超级款待;是曹学霸为我们的宿舍增添的各种手绘;是毕业那年我们开玩笑要拉的横幅“单身四年又何妨”.......在珞珈山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我们一起浇了几百公斤的混凝土梁,一起为宿舍文化节拉票,一起课设深夜赶due,一起做结构设计大赛,手差点被502胶水粘废,一起运营美食公众号,甚至读研期间一同选择了新疆的挂职锻炼。即使毕业多年,我们也几乎每天都在0413微信群嘻嘻哈哈,虽不经常见面,但每次相遇从不感觉生疏。

太感激遇到你们,我亲爱的室友,正是我们一起选择了土木工程,有了羁绊,也有了牵挂,是在茫茫人海中有趣灵魂的相遇,让我的本科生活多姿多彩。

武大带给我的

回想起来,武大给我留下的美好回忆实在太多太多,多到一时间难以言说她究竟带给我了什么,但我知道我已经被她改变。在美丽的珞珈山下,在辽阔包容的东湖边,感受到就是在这里,不需要谁来认可,不用给谁交代,不必分成三六九等,也许轻快,也许辛苦,可每个人总是不需要练习都可以做自己。

图片

整整四年,游于珞珈,在珞珈山享受“游”的快乐,体悟“游”的味道,练就“游”的本领,然后水击三千,云抟九万。就像武大图书馆北门有个戴眼镜的保安小哥,我亲眼见他翻阅全英文的电子杂志,还听闻他与同学练口语。就像当年在鲲鹏广场,有一个学长重复弹奏了一个钢琴曲目达840遍,独奏用时15小时......是珞珈山教会我,去勇敢折腾,去尝试,哪怕结果是失败。

忘不了的还有那些好不容易抢到的武大名嘴的课。一直记得在教四301的阶梯教室上江柏安的音乐欣赏和易栋的戏曲赏析,夕阳下,教四外墙的爬山虎光影摇动,优美的文字、曼妙的乐曲以及校园里熙熙攘攘的声音,交融在一起,定格成记忆中永不磨灭的动人画面。还有后来被师生津津乐道的武大美谈:樱花最盛时,易栋老师在教四爬山虎满窗的大教室讲楚辞,看昔日爆满的台下来听课的学生稀稀落落,易老师笑眯眯地说:“快逃课快逃课,如果樱花常开,青春常在,这一切都不会这么动人情怀。”

我们才不是“又土又木”!

在武大,除了课堂上的学习,我们还有很多实习实践的机会。大一暑假在中南建筑院进行了认知实习,在武汉天河机场国际航站二期改扩建工程看黄沙漫天。大二暑假我们学习手捆钢筋笼,在因特大暴雨,学校多处积水,我们还试图“游”出八一路隧道出去买钢筋。大三的暑假,直接入住项目板房。大四又驻扎设计院半年做毕业设计。说来也巧,毕业设计我做的是有关保障房的项目,没想到兜兜转转我现在已经在宁波运营保障房了。

现在我积极投身于武汉大学宁波校友会的志愿服务活动,把当时在武大实践的志愿精神用于现在,也收获了更多的校友友谊。甬江畔,我们共同思念着巍巍珞珈,也怀念着曾信步于珞珈山里那个更年轻的自己。

图片

愿我们,武大学子们,阔步向前,踏遍荆棘,初心不改,归来仍是珞珈少年!


作者史丁尹,2018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土木工程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