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佛松(1933年5月23日-2022年12月31日),高分子化学家,广东兴宁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王佛松195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60年在苏联科学院列宁格勒高分子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并获副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他于1960年至1988年在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室主任、所长助理、所长等职。其间于1979年作为客座教授在意大利米兰高分子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88年至1994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曾先后兼任中国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应用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高分子学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材料研究会副主席、中国石油学会副主席、《应用化学》主编、《化学学报》编委、《高分子化学》编委、太平洋地区高分子联合会副主席、《合成橡胶工业》副主编。他是华南理工大学名誉教授,并先后被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聘为兼职教授。1984年,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1988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1993年,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从1960年底开始,王佛松作为“顺丁橡胶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课题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在国内首先开辟了“丁二烯顺-1,4定向聚合催化剂”研究。通过一系列合成试验和聚合机理研究,他弄清了钴体系顺丁橡胶中的凝胶是阳离子型交联反应造成的,并提出添加给电子试剂来抑制凝胶。他与有关同志一起确认分子量分布窄是当时顺丁橡胶加工性差的原因,决定采用钴镍混合催化剂来调节分子量分布宽度,从而形成有特色的国外未见报道的催化体系,得到的“顺丁-4”像胶性能达到国外样品水平。在1965年中科院组织的鉴定中被推荐为首选推广体系,在锦州石油六厂进行扩大试验。之后,王佛松又参与并领导了“顺丁-5”(镍体系)的小试会战及带队在石油六厂推广扩试。以上工作为我国后来顺丁橡胶的中试和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1966年,他作为课题组负责人组织和领导了异戊橡胶的铝钛催化剂基本配方,找到了有效的第三组份。该体系在吉林化工研究院完成模式和中试,找到了连续聚合中挂胶的原因与防止方法。1970年他与另一位同志发现合成高顺式异戊橡胶的稀土催化剂,证明了催化活性与稀土元素的种类及价态有关,与烷基铝及烷基卤化铝性质有关;提出了催化活性中心的“双金属络合物”结构及其形成机理,弄清了异戊胶分子量及其分布与加工性能的关系,首次指出了稀土催化双烯聚合具有“活性聚合”性质。这些基础工作与系统研究,开发了世界上继钛胶和锂胶之后的新胶种————稀土异戊胶。在吉林化工研究院完成年产30吨中间试验,通过了石化部组织的鉴定。80年代初,王佛松发现稀土催化剂可有效催化异戊二烯本性聚合,进而开发了相应的本体聚合技术,获得了专利,省去了溶剂及其回收,降低能耗,产物性能可与美国IR-10媲美。
80年代初,王佛松与钱人元教授合作,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导电高分子研究。他们采用稀土催化剂进行乙炔聚合,制成的聚乙炔膜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均不同于日本白川方法制得的膜,且在相同温度下制备时,顺式含量较高,首次观察到有单晶微区。他研究了聚乙炔顺反异构化动力学,提出了“曲柄旋转”热异构化机理,采用“催化剂高温陈化、低温聚合”方法,合成的自支撑膜电导率达105S/cm量级。在聚苯胺研究中,他们首次开展取代苯胺聚合工作,突破了可溶性聚苯胺及其膜的制备技术,首次发表了聚苯胺的溶液核磁共振谱和无散射干扰的红外光谱,证明了1,4偶联的链结构和碱式样品中的苯/醌比例,提出了掺杂态聚苯胺链结构的“四环BQ变体”模型。这些结果发表后在国际上颇有影响。著名导电高分子科学家Epstein书面评述说:“你们的广泛的研究活动已经取得了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是富有成果的基础研究项目”。
90年代初,王佛松与漆宗能教授合作,开展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成功地应用插层聚合方法合成了聚酰胺、聚酯、聚苯乙稀及高抗冲聚苯乙稀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用这一方法得到的插层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高耐热性、高模量、高强度和良好的阻隔性,其综合性能大大优于传统的复合材料。其中尼龙-6纳米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可与尼龙-66的相媲美,这将大大地扩大尼龙-6的应用范围。
王佛松先后的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含会议报告)200多篇,与其他学者合著、合译专著各一部;1978年以来已培养博士10多名、硕士近20名;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之一,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两项及三等奖一项、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重大成果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航空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他还是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顺丁橡胶工业生产新技术”项目实验室小试的主要研究者和负责人之一。他还获香港理工大学1996年度杰出中国访问学人奖。